李政厚:從KBO到MLB的飛躍傳奇
李政厚:從KBO到MLB的飛躍傳奇,這句話完美概括了這位韓國棒球選手不凡的職業生涯軌跡。身為球迷,看著他從韓國職棒的頂尖打者,一步步挑戰棒球最高殿堂美國職棒大聯盟,那種心情就像是看著自家小孩長大、展翅高飛一樣,既期待又帶點緊張。我相信很多熱愛棒球的朋友,包括我在台灣這邊,都對這位「風之孫」充滿好奇與關注。
李政厚不只是因為他的「棒球名門」出身而受到矚目,更重要的是他在球場上展現出來的驚人實力與沉穩態度。從KBO創下無數紀錄,到現在穿上三藩市巨人隊的球衣,他在大聯盟的菜鳥球季也繳出了令人印象深刻的表現。這篇文章,我就想跟大家深入聊聊,這位被譽為「韓國鈴木一朗」的台灣隊長級選手,他的棒球故事、技術特點,以及他對國際棒壇,特別是與台灣棒球的連結與影響力。
李政厚在KBO的光輝歲月
回顧李政厚選手在韓國職棒(KBO)的時期,那真是一段耀眼奪目的旅程。從2017年以高中畢業生之姿加入耐克森英雄隊(後改名培證英雄),他立刻就展現了與年齡不符的成熟打擊技巧。還記得他菜鳥球季就刷新了KBO新人安打紀錄,那個「Super Rookie」的稱號真是當之無愧。那年他擊出了179支安打,這對於一個剛從高中畢業的新人來說,簡直是不可思議的成就!
在KBO的七個賽季裡,李政厚幾乎拿遍了所有打擊相關的獎項。不只是新人王,他還多次拿下打擊王、安打王、打點王,甚至在2022年榮獲年度MVP 。他穩定的高打擊率,加上優異的選球能力,讓他在KBO賽場上幾乎是無人能擋的存在。那時候看KBO比賽,只要輪到李政厚上場打擊,我就會特別專注,因為你知道他很有可能就會擊出穿越防線的安打。

This image is a fictional image generated by GlobalTrendHub.
我在研究他的KBO數據時發現,他生涯在KBO的平均打擊率高達0.340,這不是一個賽季的數據,是生涯!這顯示了他的打擊穩定性有多麼驚人。他不是那種追求大支全壘打的打者,更像是一個用精準擊球擾亂對手防線的藝術家。他的擊球初速快、方向多變,讓內野手和外野手都難以預測。這也是為什麼他能累積這麼多安打的關鍵。
「李政厚不只是『風之子』的兒子,他用自己的實力,走出了屬於自己的路。」 – 某韓國棒球評論員
當然,頂著「風之子」李鍾範的光環,李政厚從一開始就備受壓力與期待。但他用場上的表現證明了,他不是靠爸族,而是憑藉自己的努力與天賦,成為新一代的韓國棒球領袖。他的KBO生涯可說是為他挑戰更高層級的舞台,打下了最紮實的基礎。
轉戰大聯盟:三藩市巨人的挑戰與機遇
2023年季後,李政厚正式透過入札制度挑戰美國職棒大聯盟,最終與三藩市巨人隊簽下了一紙六年超過一億美元的合約 。這不只是對他個人能力的肯定,也是韓國職棒球員挑戰大聯盟的一個重要里程碑。加入巨人隊,對李政厚來說,是個全新的開始,也是巨大的挑戰。
大聯盟的投手水準、比賽強度、移動距離,都跟KBO有著很大的差異。剛開始,很多球評都在觀察,他的那套以擊球準確性為主的打擊方式,在大聯盟是否依然管用。畢竟,大聯盟的投手球速更快、變化球更犀利、控球也更精準。我記得他春訓期間的表現,大家就已經開始討論他的適應狀況了。
不過,李政厚很快就用實際表現打消了這些疑慮。他在巨人隊被定位為開路先鋒,負責為球隊製造上壘機會。他在開季就展現了優異的打擊手感,連續多場比賽敲出安打,甚至還打出了全壘打和多支二壘安打 。這證明了他的擊球技巧在高強度的對抗下依然有效。他那雙善於觀察投手的眼睛,以及穩定的揮棒軌跡,讓他在面對大聯盟投手時也能有效將球擊向不同方向。
我在看巨人隊的比賽時,特別會注意李政厚的打席。他的打擊準備動作很緊湊,揮棒速度快,而且能夠很快地判斷球種和落點。他的優勢在於,他不會輕易被投手的壞球騙到,能夠很有耐心地等待自己喜歡的球,然後扎實地擊中。這也是為什麼他能維持高上壘率的原因之一。當然,轉戰大聯盟還是會遇到低潮,像是受傷或是對戰策略的調整,都是他需要去克服的課題。但從他目前的表現來看,他已經證明自己有在大聯盟立足的能力。

This image is a fictional image generated by GlobalTrendHub.
巨人隊總教練梅爾文(Bob Melvin)曾提到,像李政厚這樣的亞洲球員要在美國職棒成功,關鍵在於專注比賽,了解對手,並創造新的球風 。這段話我很有感觸,因為這不只適用於球員,對於任何跨領域、跨文化的挑戰者來說都是一樣的道理。李政厚正在用他的方式,在大聯盟寫下屬於自己的故事。
李政厚:數據分析與打擊技巧
要了解李政厚為什麼這麼特別,光看成績是不夠的,還要深入分析他的打擊技巧和相關數據。他最為人稱道的,就是他卓越的擊球控制能力。他不容易揮空,也很少打出軟弱的滾地球。他的擊球強勁,而且經常能將球打到外野的空隙,形成二壘安打甚至三壘安打。這也是為什麼他被稱為「韓國鈴木一朗」的原因之一,因為他倆都擅長將球精準地送到場地的每個角落。
從數據上看,李政厚在KBO時期展現了驚人的擊球效率。他的BABIP(將飛球、平飛球、滾地球化為安打的比率) consistently high,這顯示他擊出的球非常不容易被防守球員接到。當然,這也跟KBO的場地特性和防守水準有關,但即使轉戰大聯盟,他初期的BABIP數據也相當不錯,這證明了他的擊球品質是紮實的。
他在打擊策略上也很聰明。他會根據投手、球數和場上狀況來調整自己的擊球方式。在需要推進跑者時,他能確實執行戰術;在有機會長打時,他也能將球擊深。這種全面的打擊能力,讓他在中心打線或開路先鋒位置都能發揮作用。而且,他的選球眼非常好,能逼迫投手投進好球帶,這無疑增加了他上壘的機會。在追求高打擊率的同時,也能維持不錯的上壘率(OBP)。
比較台灣棒球與韓國棒球的打擊風格,我覺得李政厚代表了一種結合力量與技巧的趨勢。他不像一些純力量型打者,只追求把球打遠;他更注重擊球點和擊球方向的控制,這種打擊方式讓他在面對不同類型的投手時,都能找到有效的攻擊模式。這對年輕球員來說,是很值得學習的典範。
風之孫的影響力:台灣棒球與國際舞台
李政厚這位「風之孫」不只在韓國國內有極高的人氣,他在國際賽場上的表現也為他贏得了全球棒球界的關注。他在世界棒球經典賽(WBC)等國際賽事中,都是韓國隊不可或缺的主力球員 。他在面對各國頂尖投手時,依然能繳出優異的成績,這證明了他的實力已經達到國際頂尖水平。
對於台灣棒球迷來說,李政厚的名字應該也不陌生。畢竟,台灣隊在國際賽場上經常會遇到韓國隊,而李政厚就是那個讓我們頭痛的打者之一。而且,他與台灣的旅美球員鄧愷威同屬舊金山巨人隊 ,這也讓台韓球迷之間多了不少連結和話題。看到兩位亞洲選手在同一個大聯盟球隊努力,感覺特別親切。
李政厚也曾多次表示,他對台灣並不陌生,過去來台灣比賽的經驗也讓他感覺很熟悉 。這種跨國界的交流,對於亞洲棒球的整體發展都是有好處的。他在大聯盟的成功,也能激勵更多韓國甚至台灣的年輕球員,勇於追求自己的棒球夢想,挑戰更高的舞台。
談到未來,李政厚在大聯盟還有很長的路要走。棒球是一個充滿變數的運動,傷病、狀態起伏、對手分析進步,都會帶來新的挑戰。但他年輕、有天賦、有經驗,而且展現了很強的適應能力。我相信他會繼續在大聯盟發光發熱,為舊金山巨人隊做出貢獻。同時,他也明確表達了參加未來國際賽事的強烈意願,認為國家隊應該是當下狀態最好的球員為國出戰的地方 。這種為國爭光的態度,也值得我們尊敬。
結語:李政厚,未完待續的傳奇故事
總結來說,李政厚是一位集天賦、努力與智慧於一身的棒球員。他從KBO的統治者,成功轉型挑戰大聯盟,並且證明了自己的實力。他的打擊技巧、場上表現,以及他對棒球的熱情,都讓他在眾多球員中脫穎而出。作為球迷,很慶幸能見證這樣一位優秀的選手在球場上奔馳。無論是過去在KBO的光輝歲月,還是現在在大聯盟的奮鬥,李政厚的故事都充滿了激勵人心的力量。我相信這只是他傳奇故事的一部分,未來他還會帶給我們更多驚喜。讓我們繼續關注這位「風之孫」,期待他在棒球場上創造更多的輝煌!